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交流 » 正文

热处理必知的几种热处理方法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5  来源:中国热加工网  作者:江帆  浏览次数:4
核心提示:热处理加工金属热加工中属于中间环节,骑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多数铸件、锻件都有效经过热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热处理在工业领域更是随处可见,是金属零部件比如汽车、航空等金属部件都必不可少的热加工工艺,为了保证加工过后的金属部件具有良好的硬度、强度和塑性等性能,从而达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加工金属热加工中属于中间环节,骑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多数铸件、锻件都有效经过热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热处理在工业领域更是随处可见,是金属零部件比如汽车、航空等金属部件都必不可少的热加工工艺,为了保证加工过后的金属部件具有良好的硬度、强度和塑性等性能,从而达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3.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4.时效:合金经固溶热处理或冷塑性形变后,在室温放置或稍高于室温保持时,其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5.固溶处理: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成型。
  6.时效处理:在强化相析出的温度加热并保温,使强化相沉淀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强度。
  7.淬火: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50CrVA弹簧钢880℃淬油金相组织 
    8.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9.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为氰化,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为广泛。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10、离子渗氮在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渗氮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之间的产生的辉光放电进行渗氮的工艺称为离子渗氮。其特点是:渗氮速度快;组织易控制,氮层脆性小;变形小;易保护,节约能源;污染少
  11.调质处理:一般习惯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机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体组织为优。它的硬度取决于高温回火温度并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关,一般在HB200—350之间。
  12.钎焊:用钎料将两种工件粘合在一起的热处理工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热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水平也得到质的飞跃,为零件制造提供了技术和设备保障。近些年来,我国在热处理技术、工艺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热处理加工方面我们需要在环保、节能等方面需要下大力气,研发出更多的技术先进,效果良好的热处理工艺和装备,以满足机械制造业对零件越来越高的要求。


1免责声明
 
 
打赏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热处理必知的几种热处理方法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