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处理行业的现状来看,热处理仍沿用传统模式,绝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安排大部分人员看守炉子上,无非是装填和卸炉,记录一些人工设定的表格等,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这种用人模式只能短期解决就业问题,但却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等无所裨益。由于设备使用理念的固化,当先进的设备到达生产现场时,实际上已经固化为几种基本的运行模式,绝大多数先进的功能处于闲置状态。由此可见,热处理行业的产品质量改善率与在建新设备的增长率不成比例。解决上述问题,核心不是解决设备问题,而是解决人的问题。人们的责任必须从简单的看炉子提升到确保材料的最终性能以及产品的安装和使用性能”方面,这就要求热处理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充分掌握设备的整体结构、性能、加工工件的金属性能,计算机知识,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热处理设备的优良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确保工件的热处理质量。
新的热处理设备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必须摆脱传统的简单的对设备的看守和使用,而是基于对产品的热处理过程和产品的热处理质量负责的理念。随着“少人或无人值守模式”热处理设备的不断普及,培养具有非常专业素质的新的维护(包括维护和保养)工程师取代传统的维护人员才是解决设备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的根本之道。新的维护工程师必须具备预诊断热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能够及时、快速地排除热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能够确保热处理设备故障排除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评估热处理设备维修必要性的能力。
培训新型维修工程师固然耗时费力,但从热处理行业整体发展来说,这样的工作必须做,而且要认真的做。在培养高素质维护人员的同时,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采取有效的能够“留住人”配套政策,让新型维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型维修工程师心甘情愿的扎根企业。
为此,从热处理企业的长期发展角度出发,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即在充分认识新型维修工程师社会价值的前提下,利用社会大市场,结合企业自身的评价体系,使新型维修工程师队伍持续健康发展,使企业的热处理设备得到科学的维修、保养和维护,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新型热处理设备的潜能,提高设备的热处理质量和效率。